这两年来,WebRTC 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,在在线教育、在线医疗等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多。大家研究 WebRTC 的热情也越来越高涨,不过 WebRTC 的入门门槛个人觉得稍微有些高,特别是各种概念,比如 NAT 穿越,ICE、STUN、TURN、Signaling server等,刚开始可能会觉得比较繁杂,不易理解。然后建立连接的整个过程,异步调用比较多,很容易搞混。那么这篇文章里我们会根据 WebRTC 的官方 demo AppRTC 的 iOS 版本来分析一下 WebRTC 从进入房间到建立音视频连接的过程,为了便于了解,我们本次的讨论不涉及到底层的具体实现。
1. 相关概念
我们首先来简单地了解几个概念:
1.1 NAT 穿越(NAT Traversal)
因为 WebRTC 是 P2P 的,很多时候 peer 是隐藏在 NAT 之后,没有外网的 IP 地址,如果两个 peer 都在 NAT 后面,都没有外网的 IP (或者说都不知道自己的外网 IP),是无法建立连接的。那么 NAT 穿越就是用来解决这个问题的,NAT 穿越也俗称 “P2P 打洞”。常见的两种穿越方式是 STUN 和 TURN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