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ebRTC开发者社区为开发者提供最新最全的WebRTC资料
目录
  • 首页
  • WebRTC概念与基础
  • WebRTC项目与应用
  • WebRTC教程资料
  • WebRTC开发资源
  • WebRTC源码分析
  • WebRTC服务端开发
  • WebRTC网络与通信
  • WebRTC编码与解码
  • WebRTC问题与缺陷
  • WebRTC-Androd端开发
  • WebRTC-RFC文档

webrtc笔记(3): 多人视频通讯常用架构Mesh/MCU/SFU

2020-07-11 21:45:20

 

问题:为什么要搞这么多架构?

webrtc虽然是一项主要使用p2p的实时通讯技术,本应该是无中心化节点的,但是在一些大型多人通讯场景,如果都使用端对端直连,端上会遇到很带宽和性能的问题,所以就有了下图的三种架构。

点击看大图

一、Mesh架构

即:每个端都与其它端互连。以上图最左侧为例,5个浏览器,二二建立p2p连接,每个浏览器与其它4个建立连接,总共需要10个连接。如果每条连接占用1m带宽,则每个端上行需要4m,下行带宽也要4m,总共带宽消耗20m。而且除了带宽问题,每个浏览器上还要有音视频“编码/解码”,cpu使用率也是问题,一般这种架构只能支持4-6人左右,不过优点也很明显,没有中心节点,实现很简单。

 

二、MCU (MultiPoint Control Unit)

这是一种传统的中心化架构(上图中间部分),每个浏览器仅与中心的MCU服务器连接,MCU服务器负责所有的视频编码、转码、解码、混合等复杂逻辑,每个浏览器只要1个连接,整个应用仅消耗5个连接,带宽占用(包括上行、下行)共10m,浏览器端的压力要小很多,可以支持更多的人同时音视频通讯,比较适合多人视频会议。但是MCU服务器的压力较大,需要较高的配置。

 

三、SFU(Selective Forwarding Unit)

上图右侧部分,咋一看,跟MCU好象没什么区别,但是思路不同,仍然有中心节点服务器,但是中心节点只负责转发,不做太重的处理,所以服务器的压力会低很多,配置也不象MUC要求那么高。但是每个端需要建立一个连接用于上传自己的视频,同时还要有N-1个连接用于下载其它参与方的视频信息。所以总连接数为5*5,消耗的带宽也是最大的,如果每个连接1M带宽,总共需要25M带宽,它的典型场景是1对N的视频互动。

 

目前,随着5G技术的推广,可以预见带宽越来越不是问题,所以SFU在未来,可能会更有优势。

 

建议:如果规模不大(5人以下) Mesh框架就够用了,毕竟实现简单;如果50人以下,且带宽有限,选择MCU比较适合;如果规模更大,且带宽良好,SFU相对更适合。

 

附上几个github上比较火的webrtc MCU/SFU server项目:

https://github.com/Kurento/kurento-media-server  (kurento官网的文档和示例很齐全,对于开发者来说,非常友好)

https://github.com/lynckia/licode (官网文档很少,学习曲线略陡峭)

https://github.com/jitsi/jitsi (据说性能不错,而且还提供了一个视频会话的子项目jitsi-meet,但是文档仍然不多,得生啃代码)

https://github.com/pion/webrtc/ (github上star很高,go语言开发,但目前好象尚不太成熟,文档也不是太全,未来看好)

 

参考文章: 

https://webrtcglossary.com/mcu/

https://antmedia.io/webrtc-servers/

https://www.html5rocks.com/en/tutorials/webrtc/basics/

https://webrtcglossary.com/sfu/

https://www.jianshu.com/p/ac307371def4 (写得不错的一篇关于webrtc的架构文章)

By:rasp | WebRTC概念与基础 |

  • 分类目录

    • WebRTC概念与基础 (225)
    • WebRTC项目与应用 (33)
    • WebRTC教程资料 (38)
    • WebRTC开发资源 (13)
    • WebRTC源码分析 (12)
    • WebRTC服务端开发 (23)
    • WebRTC网络与通信 (26)
    • WebRTC编码与解码 (15)
    • WebRTC问题与缺陷 (2)
    • WebRTC-Androd端开发 (2)
    • WebRTC-RFC文档 (1)
  • 最新文章

    • 音视频相关的书籍,多媒体技术
    • SFU级联解决方案——Jitsi
    • SFU级联解决方案——Licode
    • Janus源码分析(6)——Streaming分析
    • janus Streaming插件推流指南
    • 流媒体服务器 
    • WebRTC+libwebsockets+Janus的秒开实践
    • 基于WebRTC的直播CDN
    • 不需要SFU实现WebRTC联播实践  
    • webrtc 开启Simulcast功能
    • Migrating your native/mobile application to Unified Plan/WebRTC 1.0 API
    • WebRTC源码分析rfc4588 RTP重传有效载荷格式
    • WebRTC网关服务器搭建:开源技术 vs 自行研发
    • WebRTC网关服务器搭建:开源技术 vs 自行研发
    • 自研WebRTC网关服务器架构的实践之路
    • WEBRTC三种类型(Mesh、MCU 和 SFU)的多方通信架构  
    • janus的videoroom插件
    • WebRTC+libwebsockets+Janus的秒开实践
    • Janus源码分析(7)——videoroom分析
    • Janus源码分析(5)——echotest分析
    • Janus源码分析(4)——信令交互过程
    • WebRTC+libwebsockets+Janus的秒开实践
    • 前向纠错码(FEC)的RTP荷载格式
    • WebRTC 开发实践:从一对一通话到多人会议
    • Distord如何使用WebRTC处理250万用户同时进行的音频交流
    • 了不起的WebRTC:生态日趋完善,或将实时音视频技术白菜化
    • 基于WebRTC技术的多人音视频解决方案
    • 谁是最好的WebRTC SFU?
    • WebRTC媒体服务器
    • 使用Janus作为对讲服务器的后台框架和业务流程
  • 链接

    • WebRTC官网
    • xSky 实验室
    • 树莓派技术圈
    • 声网 Agora
    • WebRTC中文网
    • web性能权威指南
    • WebRTC官网
    • webrtc在线源码
    • webrtc在线源码
    • webrtc
    • webrtc示例
    • LiveVideoStack
    • 雷霄骅(leixiaohua1020)的专栏
  • 开源项目


Powered By xblog Copyright 0xsky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

Copyright WebRTC.ren All Rights Reserved.